杨绛:教育是伴随一生的事


来源:湖州求是家教 日期:2024-7-16
杨绛:教育是伴随一生的事


杨绛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家,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。



197月17日,杨绛出生在北京,因是家中第四个孩子,所以父亲为她取名杨季康。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想法,将“季康”两个字连读为“绛”,当做自己的笔名,从此名扬海内。



她与钱钟书的爱情故事,堪称一段完美的佳话。被钱钟书称为过去一百年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。



而她在《我们仨》中,描写对家庭,对亲情的回忆与思考,更是感动了太多读者。



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杨绛的故事,看一看在家庭教育方面,有哪些值得为人父母的我们品味与借鉴的观点与见解。



杨荫杭



1、



杨绛的祖籍是江苏无锡。杨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。父亲杨荫杭是位心怀家国的有志之士,他早年推崇立宪,留学国外,归国后当过法官,做过律师,还担任过《申报》的主笔,其刚正不阿、不惧权贵的性格,为人们所称道。



杨荫杭曾担任过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,当时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,北洋政府官官相护,但他依然坚持受理此案,结果得罪了上层,被罢免了职务。



后来他又担任江苏高等审判厅的厅长。一次一位军阀到上海,当地名人联名欢迎,杨荫杭的下属将他的名字也写在欢迎名单上。杨荫杭知道后,非常生气,称军阀“名与器不可假人”,立即登报声明自己并未签名。



上海沦陷后,很多名流纷纷投降,而杨荫杭跻身上海,在路上遇到熟人,只要他当了汉奸,一概不予理睬,当时有传言说杨荫杭的眼睛瞎了。



在杨绛眼里,父亲是一个“榜样”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杨绛夫妇与爱国志士傅雷、陈西禾等人过从甚密,却与那些自愿加入“大东亚共荣圈”的作家,不相往来。



杨绛童年全家福



杨绛童年全家福



2、



杨荫杭不仅在人格上影响着女儿,他独特的教育思想,也像一盏明灯,为女儿的人生指引着航线。



“我只教育我的子女能够独立。”杨荫杭曾这样说。



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进去,杨荫杭在家中设立了一种“有偿劳动”教育。



有次杨家搬家,新房刚刚修葺好,周围还有些地方没有来得及收拾。旧砖烂瓦下,全是蜘蛛和鼻涕虫。杨荫杭开出奖金,让几个孩子负责清理,一只鼻涕虫一个铜板,三个小蜘蛛一个铜板,一只大蜘蛛三个铜板。当时杨绛在学校寄宿,周末回家,发现弟弟妹妹们和因病休学的三姐都在“打工”,心中很受触动。



言传不如身教,父母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。



杨绛上学时,经常陪在父亲身边读书。杨荫杭学富五车,提笔成章,让她十分佩服,就去请教。父亲告诉她:“哪有什么秘诀?多读书,读好书罢了。”母亲唐须也是知书达理之人,尽管要操持家务,每有闲暇,也会捧书乐读。杨绛学父母的样子,也爱上了阅读。



后来杨绛的女儿钱媛,见父母都嗜读,也因此嗜书如命,最终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英语系教授。



杨绛与钱钟书



3、



对于孩子,杨荫杭从不训斥,他和孩子更像是朋友。



杨荫杭极力反对经营家产,他培养子女独立的...



杨荫杭极力反对经营家产,他培养子女独立的人格,不希望她们成为家产的奴隶。



讲起父亲,杨绛曾说过:“假如我们对某一件东西非常艳羡,父亲常常也只说一句话:‘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着呢……’意思是,得你自己去争取。



也许这又是一项‘劳动教育’,可是我觉得更像鼓吹‘个人奋斗’,我私下的反应是,‘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,你能样样都有吗?’”



高中时,杨绛不善分辨平仄声,父亲便鼓励她,这些以后自然会懂的。



杨绛热爱诗词文学,杨荫杭便为她买这类书。在杨绛考入东吴大学后,担心文学不如一些学科可以直观地有益于人。父亲开导她:“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,就是自己最相宜的。” 最终,杨绛还是选择了文学。



杨绛做了母亲之后,继承了父亲的教育观。



她和钱钟书在教育上,对孩子更加包容。钱钟书甚至比女儿还淘气。



有一个夏天,格外闷热,女儿钱媛露着肚皮睡觉,钱钟书悄悄在她的肚子上画了个大脸。每天睡觉,钱钟书都会把女儿的玩具、镜子、文具藏进被窝里,设置陷阱,让女儿上钩。二人乐此不疲。



钱媛小时候常说:“我和爸爸最哥们,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,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,只配做弟弟。”



钱媛曾写过一篇《爸爸逗我玩》,讲述了父亲教她学外语,不禁教英文,还教法语、德语单词,有朋友来时,父亲就要她去卖弄。“我就八哥学舌那样回答,客人听了哈哈大笑,我以为自己很‘博学’,不免沾沾自喜,塌鼻子都翘起来了。”



钱媛有时不懂的英文,父亲反而不去教她,鼓励她自己去查找,有时为了查一个释义,钱媛甚至要查找5、6本英文字典。



这也成就了钱媛独立的性格。



杨绛、钱钟书、钱媛



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和完善的,对于个...



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和完善的,对于个人来讲,教育是一生的事情。每个人在不同年龄、不同际遇时,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迷茫和不解。如果没有好的指引,就会走很多弯路,甚至误入歧途。



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挚友。教育的目的不应只是“教学”,更在于“育人”,让孩子明事理。



“坏的教育”容易让孩子偏离航向,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;而“好的教育”是一盏明灯,启发孩子的兴趣,培养自觉性,从而拥有独立的上进心,不断完善自己。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,让他们潜移默化成为那个最真实的自己。



就像杨绛先生在《一百岁感言》中写的:“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,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、不同程度的效益。好比香料,捣得愈碎,磨得愈细,香得愈浓烈。



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: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……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”



注:杨绛是我国著名的作家、外国文学翻译以及研究学家。她的一生为为文学事业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。5月25日凌晨去世,享年105岁。